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123-4567(24小时服务)

文旅融合推进西部县域经济发展

  习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

  本文聚焦近年来西部地区涌现出的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由点及面,窥见文旅融合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石泉县各个景区景点车来车往、人头攒动,各地游客在此观秦巴美景、品特色美食、赏精彩演出、购地方特产。据统计,“五一”假期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0.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5亿元。

  “从游客需求、市场需求出发,着力在趣味性和体验互动上下功夫,推出了创意市集、鬼谷子纵横棋PK、绣球迎亲、秀才对诗等活动,各景区还纷纷举办采摘、研学、山地骑行、土特产展销活动,吸引游客走进石泉城乡,畅游山水风光、体验民俗风情、感悟人文历史。”石泉县全域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陈欢介绍说。

  作为鎏金铜蚕的出土地、先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石泉县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持续深化文旅融合。石泉县探索实施“文旅产业共建、文旅活动共享、文旅机制共融”的发展路径,充分利用山水田园、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景区景点及乡村旅游示范镇村,形成多点开花、全域发展格局。

  石泉充分发挥县城的核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东部蚕桑体验区、西部休闲农业示范区、南部汉江生态旅游区、北部森林康养聚集区,聚力建设秦巴生态风景区、康养旅居度假区、精品民宿休闲区、农家民居体验区、全国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力实施“旅游+”“+旅游”战略,创新发展康养休闲、旅居度假等新业态,构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居康养、康体运动、研学旅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目前,全县建成国家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4A和3A级旅游景区各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3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和示范村14个。

  舞动山水兴旅游,一业兴起百业旺。石泉县实施全域旅游有效促进了“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旅游产品供给、旅游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旅游休闲体验不断增强,旅游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生态人文优势逐渐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全县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20%以上,“秦巴山水·石泉十美”旅游品牌和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石泉县通过“景区带片”助力乡村振兴、“景点带村”助力成果巩固、“能人带户”助力群众增收、“服务带人”助力技能提高、“文化带民”助力素养提升,带动全县从事旅游业人数达3.5万余人,3429户8470名脱贫群众享受到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红利。2023年,石泉县累计接待游客599.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增速位居安康市前列。

  今年“五一”假期,石泉县旅游市场火爆,全国各地进入该县车流量累计达19.56万辆。5月2日和3日,进入石泉县的车流量、客流量达到饱和,石泉县积极与周边的县区沟通联系,及时发布错峰出行、住宿满员、分流预警等信息,通过区域协作联动,有序引导游客分流至其他县区、景区,缓解了县域内游客接待压力,也促进了周边县区全域旅游发展。

  “我们将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着力在构建产业融合发展载体、延伸产业融合发展链条、优化产品要素供给、强化区域协作联动上下功夫,进一步促进文旅消费提质扩容,提升文旅品牌影响效力,发挥文旅产业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上的优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石泉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局长王守明表示。

  春和景明的4月,一场特别的嘉陵江旅游风景道采风活动在四川广元翠云廊景区开启旅程。由川渝两地媒体、摄影达人、旅行社代表组成的采风队伍走进四川广元、南充、广安以及重庆合川区、北碚区、沙坪坝区、江北区等地,实地感受千里嘉陵的无限风光,体验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金年会棋牌官网

  发端于秦岭,汇流入长江,嘉陵江奔腾不息,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串起了沿线瑰丽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也见证着新时代西部地区崛起的波澜壮阔。记者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为构建西部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格局,2022年11月9日,嘉陵江流域沿线个县(市、区)在四川共同发起组建嘉陵江文化旅游联盟(简称“联盟”),按照将“千里嘉陵江 最美风景道”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品牌的目标,推进区域协作。

  牵手抱团一年多以来,联盟动作频频,成效显著,从规划设计到项目建设再到品牌推广,无不体现出西部地区“协同作战”的整体力量。

  联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四川省和重庆市分别牵头出台的《嘉陵江旅游风景道(四川段)规划建设方案》《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实施方案》等规划,川渝两地将协同打造700余公里旅游公路、5大最美景观段、4类旅游设施、10大重点景区。其中,四川段规划打造“一廊三段五线”风景道建设格局,重庆市建设北起草街航电枢纽、南至朝天门的嘉陵滨江生态长廊,从规划层面广泛凝聚建设嘉陵江旅游风景道的共识,共同培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联盟各成员单位建设嘉陵江旅游风景道、绿道等超500公里。行走其间不难发现,配套完善的休闲步道、自驾车营地、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驿站、游客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随处可见,沿江旅游标识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避免了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提高了效率。”加入联盟以来,阆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郑春华深有体会。旅游合作平台成员将各自精品景区、酒店民宿、特色美食、民俗节庆、非遗体验、文旅融合等产品高效组合,联合推向市场,实现了“1+1>2”的效果。郑春华表示,利用联盟平台,阆中在资源整合方面实现强强联手,品牌影响力大增,先后赴重庆、云南昆明、湖北武汉、浙江台州等地进行市场拓展,客源市场半径进一步扩大,客源人群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综合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饮一江水,文旅一家亲。各地纷纷拿出资源拼发展,共享文旅市场红利。在共塑嘉陵江文旅品牌的同时,县域文旅也不忘打好自身区域特色牌,各类特色旅游名县层出不穷。四川省的16个联盟成员单位有6县(市、区)被评为“天府旅游名县”,其中广安区协兴镇等20余个乡镇还被评为“天府旅游名镇”。在四川,广元剑门关—翠云廊景区成功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阆中市成功申报首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重庆江北区观音桥商圈荣获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大九街还入选了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串珠成链,既聚集了“人气”,也引来了“财气”、打响了“名气”。各地立足自身文旅资源禀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旅主题活动。以四川广元市朝天区为例,2023年以“行走大蜀道、康养曾家山”为主题,举办了第十三届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川陕甘毗邻地区1200多名嘉宾参与。同期举办的投资活动中,广元还与一批商协会、企业签订文旅康养类经济合作项目52个。

  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为提升全区旅游品质,先后投入10亿元,相继实施松溉古镇综合开发、乐和乐都提档升级、茶山竹海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旅游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推动渝西地区一体化和成渝中部城市高质量发展。

  永川区坚持将茶竹文化、孝亲文化、长江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入景区打造,让旅游底蕴十足。其中,永川区在松溉古镇综合开发时坚持“修旧如故”,保护修缮古镇内58幢传统建筑,修缮面积达19000平方米,古县衙、罗家祠堂、陈家大院、马帮议事厅、玉皇观、魁星阁等明清古建筑得以保护延续;将川剧、药香、油纸伞、剪纸、棕编、杆秤等20余项非遗项目引入松溉古镇,打造别具一格的“非遗特色街市”,并成功入选重庆市2022年度“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大优秀案例。通过文化植入、文旅融合,一座最大限度保留传统文化的人文风情古镇呈现在世人眼前。

  同时,石笋山景区依托自然地貌,修建大寨门、栈道、孔雀湖等景观和伴山民宿等休闲设施,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逐步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

  永川区茶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永川持续举办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开展斗茶大会、茶文化论坛、采茶节等活动,着力打造茶品牌、茶文化和茶旅游,以茶会友、以节为媒,吸引众多游客来品茶、游玩,切实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同时,鼓励各景区景点常态化举办“孝亲文化节”“我们的节日·端午”“古镇有好戏”等文化活动,联动商圈街区、乡村旅游点,策划举办“非遗国潮荟”文旅消费季、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年货大集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游客,有效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

  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永川区共接待游客731.4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1.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28%、27.2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部署以来,永川区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积极加入川南渝西文旅融合发展联盟、成渝古道中段沿线“两市五区”协作机制、云贵川渝毗邻地区文旅发展联盟、川渝滇黔十六市区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等区域协作平台,持续开展文化服务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客源互送、节会活动共办等合作。

  截至目前,永川区相继承办川渝滇黔十六市区文化执法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泸永江旅游服务技能大赛等活动;联合川南渝西、泸永江等共同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合作共赢;围绕“成渝地·巴蜀情”举办系列主题文化展演活动,会同川南渝西文旅融合发展联盟成员单位组团参加重庆都市文化旅游节暨城际旅游交易会等旅游展会,联合彭水县组团参加第八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进一步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走深走实,全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文化和旅游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实效。

  永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杨蓓表示,下一步,永川区将紧扣发展大局,聚焦群众需求,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不断深化川南渝西、泸永江等区域协同发展,持续在公共服务、文艺创作、遗产保护、项目打造、营销推广、执法监管等方面与川渝毗邻地区开展更加紧密、务实的合作交流,努力在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展现永川文旅的担当和作为。

  在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挖掘和保护地方特色。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是县域旅游发展的宝贵财富。要深入挖掘和保护这些特色资源,让它们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亮点。同时,要注重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传统,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

  二是要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为了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县域旅游需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可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乡村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同时,要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旅游体验。

  三是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是县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强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同时,要注重旅游设施的环保和可持续性,采用绿色、低碳的建设和运营方式。

  四是要推广智慧旅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智慧旅游,提高县域旅游的智能化水平。可以建立旅游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查询和预订服务;开发旅游App,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旅游导览和推荐服务;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旅游市场进行精准分析和预测,为县域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是要加强区域合作。西部地区各县域之间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可以建立旅游合作联盟,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和产品;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加强旅游人才交流和培训,提高整个区域的旅游服务水平。

  六是要倡导绿色旅游。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可以倡导绿色旅游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低碳旅游;加强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绿色转型。


本文由:金年会旅行有限公司提供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金年会_金字招牌(中国)官方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