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近年来,西双版纳公安主动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深化平安景区建设,不断完善旅游警务机制,护航全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坚决确保全州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西双版纳公安按照“政府牵头、公安指导、行业协助、群众参与”的原则,组建起了公安为主,景区管委会、物业保安、旅店业主、门店经营者、治安积极分子为辅的“红袖套”党员义警队,分批参与日常清查整治、巡逻防控、矛盾调解、安全防范提醒。
这些佩戴着“傣乡治安志愿者”的红袖套,利用对本地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共同维护景区景点治安秩序,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服务率、管事率,实现了联防预警、联动出警、快速处置,形成各有侧重、互相联动、整体防控的群防群治工作模式。
目前,全州共设置景区联勤联防点位19个,每个点位实行“1+2+2+N”(1名民警、2名辅警、2名景区保安、N名治安积极分子)模式开展联勤联防工作。
“我们不单是平安和谐的享受者,更要做参与者,以前游客多起来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看到人挤人。在公安的指导下,该什么时候让游客进入、该怎么开展游客分流、怎么巡逻、怎么安检,目的性多了,景区秩序好多了。”告庄西双景保安部何队长说道。
为进一步树立西双版纳旅游良好形象,西双版纳公安联动市场监管、卫健、消防、文旅等行业职能部门,聚焦游客“吃、住、行”,对景区及周边住宿、餐饮、夜市等场所开展安全检查,重点对实名登记、监控设备、消防设施、食品安全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强迫交易、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涉旅乱象,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治理相结合,坚决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工作开展以来,联合查改景区安全隐患171处,整治旅游景区治安乱点34个,查处涉旅行政案件47起,处罚54人。同时,联合多部门设立“旅游咨询、投处中心”,及时为游客提供咨询解答、旅程指引、暖心救助。
“您好,请问鹦鹉表演场怎么走?”在曼听公园屯警点,执勤民警热心回答群众的问询,当好“活地图”是民警的必备技能。民警们也常常帮助粗心大意游客找回遗失证件、包裹等物品,化身游客“小管家”。就是在这一件件“小警务”中彰显“大服务”,在点滴中收获群众“点赞”,成为群众身边的“便利店”。
每当夜幕降临,西双版纳宛如换了一副模样,逛夜市,吃烧烤,蹦傣迪几乎成了一种习惯,为弥补旅游高峰期警力不足的短板,西双版纳公安全面落实机关警力实战化工作机制,从机关部门调配警力增援基层,根据夜间消费特点,动态调整巡逻密度和次数,最大限度将警力摆在夜市、娱乐消费集聚区、客流集中商业圈,按照“机关警力+特警+交警+派出所”的警力配置模式,梯次布警、显性用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让“警灯常亮、警车常转、警察常见”,全面提升社会面整体掌控力、快速反应力,实现有警处警、无警服务的工作模式。
“每天晚上都会有人来这里巡逻,进行安全宣传,这里的治安秩序一直很好,矛盾纠纷也少了,让我们做生意的也安心多了。”宵夜摊的岩老板说道。
西双版纳公安积极顺应大数据、智能化发展趋势,着力构建“信息主导、精准指挥、精细落实”的智慧旅游警务模式。将景区各类视频资源接入警务室,通过数据共享、关联应用等,实现对交通路况、人流量统计、游客分布等实时调度,实现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做好警情先期处置和游客救助工作。
就在前不久,到西双版纳旅游的崔女士带着孩子在景区游玩,两个孩子不顾“远离江边”的警示牌,跑到澜沧江边的防洪堤上玩耍,小儿子不慎滑入江中。情急之下不会游泳的崔女士跳入江里想营救孩子,也被湍急的江水冲往下游。西双版纳公安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内部联动特警增援、交警赶往疏导交通,对外迅速通知游船公司派出快艇搜寻营救,医疗救助站医护人员、景区企业兼职救援队到岸边待命。在多方联动配合下,将落水崔女士母子成功救援,因快速反应、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仅用10分钟从景区送到医院救治。(通讯员 谢丹阳)
西双版纳公安主动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深化平安景区建设,不断完善旅游警务机制。
本文由:金年会旅行有限公司提供